江苏专转本计算机复习重点

(附件下载:江苏专转本计算机复习重点.doc

第1章 信息技术概述

1.       4类信息器官:感觉器官,神经器官,思维器官,效应器官

2.       4类基本信息技术:感测与识别技术,通信与存储技术,计算与处理技术,控制与显示技术

3.       数据是对“事实”、“概念”或“指令”的一种特殊表达形式,可以进行通信、翻译转换或加工处理

4.       信息与物质、能源类似,是一种资源

5.       从信息表达的角度看,“数据”是信息的载体(也是程序处理的对象),“信息”是数据的内涵

6.       IC集成电路的常见封装形式有:单列直插式(SIP)、双列直插式(DIP)和阵列式(PGA)

7.       VLSI芯片生产的主要工艺流程有:晶圆处理、晶圆针测、封装、测试

8.       IT的特征是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采用电子技术和激光技术

9.       IC是1956年出现的,其制造材料是硅(Si),砷化镓(GaAs)等

10.   IC按包含的电子元器件(晶体管、电阻、电容等)的个数分为:SSI,MSI,LSI,VLSI

11.   IC按功能分为数字IC和模拟IC;按用途分为通用IC(如存储器、CPU等)和专用IC

12.   IC的工作速度取决于芯片中组成逻辑门电路的晶体管的尺寸

13.   Intel公司的创始人摩尔1965年在《电子学》杂志上预测,单块IC的集成度平均每18-24个月翻一番

14.   IC卡按卡中所镶嵌的集成电路芯片分为:存储器卡(如:公交卡)和CPU卡(如:SIM卡)

15.   IC卡按使用方式分为:接触式IC卡(如:电话IC卡)和非接触式IC卡(如:第2代身份证)

16.   通信的基本任务是传递信息,由三个要素组成,即信源,信道,信宿

17.   Modem(调制解调器)的功能是对载波信号进行调制和解调,调制的方法有三种:调幅,调频,调相

18.   Modem(调制解调器)的种类有电话Modem,ADSL Modem,Cable Modem等

19.   “调制”为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的过程,即D/A转换

20.   “解调”为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过程,即A/D转换

21.   信道多路复用技术主要有:时分复用(TDM),频分复用(FDM),波分复用(WDM),码分复用(CDM)四种

22.   计算机网络中采用的最基本的多路复用技术是“时分复用TDM”

23.   以光纤为传输媒质的光纤通信一般采用“波分复用WDM”

24.   传输模拟信号的有线电视系统中采用的多路复用技术是“频分复用FDM”

25.   传统的有线载波电话,无线电广播和模拟电视采用的都是“模拟通信技术”

26.   微波接力通信采用“模拟调频传输技术”可以进行大容量信号传输

27.   数字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有:信道带宽,数据传输速率,误码率,端-端延迟

28.   数字通信是当代通信的主流,其优点有抗干扰能力强,易于控制差错,易于加密处理,保密强度高等

29.   有线传输介质有:电话线,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缆

30.   无线传输介质有:无线电波(中波,短波,超短波和微波),红外线,激光

31.   中波沿地面传播,绕射能力强,适合广播和海上通信

32.   短波具有较强的电离层反射能力,适合环球通信

33.   微波,频率极高,波长很短,直线传播,无绕射能力。

34.   移动通信包括蜂窝移动(如手机),集群调度,无绳电话,寻呼系统,卫星系统

35.   移动通信技术分为:第1代模拟技术,第2代数字技术(如GSM(CDMA、GPRS),JDC,IS-95)和3G

36.   移动通信系统由移动台(如手机、呼机、无绳电话),基站和移动电话交换中心三部分组成

37.   第2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标准有:中国和欧洲的GSM系统(如CDMA、GPRS业务)、美国的IS-95系统、日本的JDC系统

38.   第3代(3G)移动通信系统的标准有:欧洲的WCDMA、日美韩的CDMA2000和中国的TD-SCDMA

39.   卫星通信系统是利用人造地球卫星作为中继站转发无线电信号的,由通信卫星,地球站点,信道三部分组成

40.   卫星通信是微波接力通信技术和空间技术相结合的产物,通信距离远、频带宽、容量大、干扰小、信号稳定

41.   微波信号需要中继实现远距离传输,用于微波中继的有:地面中继站,卫星中继站,大气对流层反射

42.   逻辑代数是英国数学家乔治•布尔在19世纪提出的,又称为布尔代数

43.   逻辑代数中最基本的逻辑运算有三种:逻辑加(即“或”运算),逻辑乘(即“与”运算),和取反运算

44.   逻辑加的口诀是均0才0;逻辑乘的口诀是均1才1;逻辑异或的口诀是同则0,异则1

45.   完成基本逻辑运算的电路称为“门电路”

46.   比特的存储使用一种称为“触发器”的双稳态电路完成,1个“触发器”可以存储1个比特

47.   经常使用的存储容量的计量单位有:b,B,KB,MB,GB,TB

48.   经常使用的传输速率的计量单位有:b/s,kb/s,Mb/s,Gb/s,Tb/s

49.   数字在计算机中均是以“补码”形式存放的

50.   正数有原码、反码、补码,并且是相同的;负数有原码、反码、补码,并且是不相同的

51.   负数的“由原码求补码的口诀”是:最高位的符号位“1”保持不变;其余各位取反,再在末位加“1”

52.   负数的“由补码求原码的口诀”是:最高位的符号位“1”保持不变;末位先减去“1”,然后再取反

53.   8个二进制位的原码表示的无符号整数取值范围是[0,255]

54.   8个二进制位的原码表示的带符号整数取值范围是[-127,+127]

55.   8个二进制位的补码表示的带符号整数取值范围是[-128,+127]

56.   16个二进制位的原码表示的无符号整数取值范围是[0,65535]

57.   16个二进制位的原码表示的带符号整数取值范围是[-32767,+32767]

58.   16个二进制位的补码表示的带符号整数取值范围是[-32768,+32767]

59.n个二进制位表示无符号整数时,可表示的数值范围是[0,2n-1]

60.n位原码表示带符号整数时,可表示数值的范围是[-2n-1+1,2n-1-1]

61.   n位补码表示带符号整数时,可表示数值的范围是[-2n-1,2n-1-1]

62.   任意一个实数在计算机内部使用“指数”(即“阶码”,是一个整数)和“尾数”(是一个纯小数)来表示

63.   阶码位数越多,数的范围越大;尾数位数越多,数的精度就越高;相同长度的浮点数和定点数,前者表示的数值范围比后者大得多

64.   十进制(D)整数向其它各种进制(假设为R进制)转化的方法是:除R取余,逆序输出

65.   十进制(D)小数向其它各种进制(假设为R进制)转化的方法是:乘R取整,正序输出

66.   其它各种进制数向十进制数转化的方法是:各个数位上的数乘上各个数位上的权值,然后再进行累加

67.   所有的十进制整数均可用其它进制精确的表示出来

68.   并不是所有的十进制小数均可用其它进制精确的表示出来


第2章 计算机组成原理

1.       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四代:

2.       第1代(主要元器件:电子管;应用领域:科学计算)

3.       第2代(主要元器件:晶体管;应用领域:数据处理)

4.       第3代(主要元器件:SSI、MSI;应用领域:科学计算、数据处理、工业控制)

5.       第4代(主要元器件:LSI、VLSI;应用领域:PC、Internet、多媒体)

6.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

7. 从逻辑上来讲,计算机硬件主要有:中央处理器,内存储器,外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总线

8.大多数计算机中只包含一个CPU,CPU是专门承担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运行任务的微处理器

9.       输入设备主要有:键盘,鼠标 (触摸屏、指点杆、轨迹球) ,扫描仪,麦克风,光笔,DC,DV

10.   输出设备主要有:显示器,打印机,绘图仪,音箱,投影仪

11.   计算机中总线主要有:处理器总线 (即CPU前端总线) 、存储器总线、I/O总线(即主板总线);每类总线中都包含“地址线AB”、“数据线DB”、“控制线CB”

12.   按计算机的性能、用途和价格可分为四大类:巨型机,大型机,小型机,个人计算机 (如:工作站)

13.   到目前为止,计算机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存储程序与程序控制”理论(匈牙利数学家冯诺依曼提出)

14.   CPU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寄存器 (几十个,临时存储中间数据或结果);运算器 (即ALU,可做算术和逻辑运算) ;控制器 (CPU的大脑,用来解释指令的含义、控制运算器的操作、记录内部状态)

15.   程序由一条一条的机器指令(简称指令)组成,指令由操作码和操作数地址组成;每条指令必须有操作码,但可能会没有操作数,操作码决定了操作数的个数

16.   每一种CPU都有自己独特的一组指令(即指令系统),指令的执行过程是:Fetch(取指令),Decode(指令译码),Execute(指令执行),Store(存储运行结果)

17.   4004,8008,8080,286,386,486,Pentium,P1,P2,P3的指令系统中的指令没有P4的指令系统中的指令多,故在P4上能运行的程序不一定能在Pentium,P1,P2,P3运行

18.   CPU的主要性能指标有:字长(即ALU一次同时执行的二进制位数),主频(即CPU时钟频率),CPU前端总线速度,Cache容量,指令系统,逻辑结构

19.   Core 2/3.2GHz/1GB/160GB:

CPU型号,主频,内存条容量,硬盘容量

21.   主板上的部件主要有:CPU插座,芯片组,存储器插槽,PCI总线插槽,BIOS,CMOS,电池

22.   芯片组一般由2块VLSI组成,一个是存储控制器(MCH,俗称北桥芯片),一个是I/O控制器(ICH,俗称南桥芯片);芯片组性能的优劣,决定了主板性能的好坏与级别的高低

23.   芯片组提供了CPU的系统时钟,决定着计算机系统中的内存最大容量、速度及内存条的类型,也决定了主板上所用的CPU的类型和速度和总线频率

24.   BIOS存放在ROM中,是一组编译好的机器语言程序,一般不作修改

25.   BIOS主要包含四个部分的程序:POST(加电自检程序),系统自举(读出系统引导程序),CMOS设置程序(增加、减少硬件,更改系统日期时间等),基本外设驱动程序(如:键盘、硬盘、显示器等)

26.   计算机存储器分内存和外存两大类;内存容量相对较小,速度相对较快,价格相对较高

27.   内存储器主要有(按存取速度由快到慢):寄存器,Cache,主存(RAM和ROM)

28.   外存储器主要有(按存取速度由快到慢):硬盘,移动硬盘,优盘,光盘,软盘,磁带

29.   RAM分为DRAM(主要用来制造内存条和硬盘中的缓存)和SRAM(主要用来制造Cache);SRAM比DRAM成本高、速度快

30.   优盘、数码相机、BIOS均是使用Flash ROM(即快擦除存储器)制造的

31.   内存条的地址访问线(即地址访问的位数)若为32根,则该内存条的最大存储容量是232 Byte,即4GB

32.   SDRAM是单列直插式内存条(单面存储数据),DDR、DDR2、DDR3双列直插式内存条(两面存储数据);一个时钟周期内,SDRAM只能实现1次数据传送,而DDR是2次,DDR2是4次,DDR3是8次

33.   可以存储当前正在CPU中运行的程序和处理的数据的存储器有RAM、ROM、Cache、寄存器

34.   I/O总线上有三类信号:数据信号,地址信号和控制信号,对应的线路分别叫DB,AB,CB

35.   总线带宽(MB/s)=数据线宽度(bits)/8×总线工作频率(MHz)×每个总线周期传输数据的次数

36.   常见的I/O接口有:串口(COM1和COM2),并口,PS/2串口(6针,圆形),RS232串口(9针,D型),USB,IDE,SATA,SCSI,IEEE-1394和红外线接口

37.   USB接口分为三种:USB1.0(1.5Mb/s),USB1.1(1.5MB/s),USB2.0(60MB/s);串口;4线连接器;一次最多连接127个设备;向外设提供+5V电压

38.   IEEE1394主要用来连接音、视频设备,速度50MB/s-100MB/s;串口;6线连接器;一次最多连接63个设备,在笔记本电脑上一般作为标配存在

39.   键盘是计算机系统的标准配置、必须有;它的接口有:AT(RS232),PS/2,USB,无线接口

40.   键盘上的12个功能键(F1~F12)的具体功能是由正在前台执行的“程序”决定的

41.   鼠标器是1984年发明的,种类有机械式,光电式等,如指点杆,触摸屏,轨迹球,手柄,光笔等,接口主要有:PS/2,RS-232,USB,无线接口

42.   扫描仪分为三种:手持式(超市、书店),平板式(办公室),胶片专用滚筒式(专业印刷排版领域)

43.   扫描仪的核心器件是CCD(电荷耦合器件),性能指标有:分辨率、色彩深度、扫描幅面,接口类型

44.   DC(数码相机) 核心器件是CCD(旧)或CMOS(新);存储介质是Flash ROM;像素数目在200万-300万的已能满足一般使用

45.   CRT与LCD比较,后者工作电压低,无辐射,功耗小,不闪烁,广泛应用于笔记本,DC,DV,TV中

46.   彩色显示器彩色由三基色R、G、B合成,若采用真彩色(24位)表示,则可显示出224种颜色(即1600多万)

47.   显卡(即显示控制器,显示适配器)由显示控制电路、绘图处理器(GPU)、接口电路和显示存储器(即VRAM :存储显示屏上正在显示的所有像素的颜色信息)组成;与主机的接口有:AGP、PCI-E;显卡的输出接口有3种:VGA接口、DVI接口和S端子

48.   VRAM的存储单元与内存条的存储单元格是统一编址的,CPU可以直接访问VRAM

49.   打印机的类别有三种:针式、喷墨、激光;性能指标有:打印精度(dpi)、打印速度(PPM)、色彩数目、耗材成本等;与主机的接口主要并行口、USB接口、和SCSI接口

50.   针式打印机的特点有:击打式、成本低、速度慢、多层套打(最大特点)、适合于银行、证券打印票据、存折等;主要耗材是色带

51.   喷墨打印机的特点有:非击打式、成本高、效果好、适合于专业彩色打印;主要耗材是墨水;目前技术专利有压电喷墨技术(Epson公司)和热喷墨技术(Canon和HP公司),其关键技术体现在“喷头”上

52.   激光打印机的特点有:非击打式、成本适中、速度快、质量高、噪音低、适合于日常办公用;主要耗材是碳粉、硒鼓;它是激光技术和复印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53.   直径为3.5英寸(每英寸为2.54厘米)软盘总容量实际是1.41MB(约为1.44MB,可用容量是1.38MB),含2个记录面(即软盘盘片的正反面)、每个记录面含80个磁道,每个磁道分为18个扇区,每个扇区的容量是512字节;最外面的是0号磁道,最里面的是79号磁道;在软盘的不同磁道上的扇区的存储密度是“不同”的,内磁道密度大,外磁道密度小

54.   硬盘的盘片有1-5张,材料主要有铝合金和玻璃,直径有3.5英寸、1.8英寸等;转速一般有:5400r/m和7200r/m;其激光读写磁头并未和盘片接触,磁头沿“半径方向”往返运动;定位硬盘上的一块数据需要三个参数:磁头号(即记录面号)、柱面号(即磁道号)、扇区号;每个扇区的容量是512字节;硬盘的主要技术指标有:容量(60GB,80GB,100GB,120GB等)、平均存取时间(平均等待时间+平均寻道时间)、缓存容量(DRAM芯片、越大越好)、数据传输速率(100MB/s-300MB/s)、接口类型(IDE,ATA串口)等

例子:假设有一个硬盘,寻道时间是2ms,转速为7200r/m,请问其平均存取时间?

平均存取时间T=2+(60*1000ms)/7200/2=2+4=6ms

55.       光盘分为CD(CD-ROM只读型,CD-R可记录一次型,CD-RW可多次改写型);DVD(DVD-ROM只读型,DVD-R可记录一次型,DVD-RW可多次改写型);BD(BD-ROM只读型,BD-R可记录一次型,BD-RW可多次改写型);它们的光道是“1条由里向外的螺旋道”

56.       光盘驱动器的主要性能指标是数据传输速率;数据传输速率是以第1代CD-ROM驱动器的数据传输速率(150KB/s)作为基本度量单位(即“倍速”)的。

57.       在光盘凹坑的“边缘处”存储的是比特“1”;在凹坑的“平坦处”存储的是比特“0”

58.       美国Intel公司推出的CPU型号有:4004,8080,8086,286,386,486,Pentium,Pentium Pro,P2,P3,P4,赛扬系列,奔腾D(双核),酷睿2(双核),酷睿2(四核),志强,安腾2(64位)等

59.       美国AMD公司推出的CPU型号有:Athlon Xp,Duron(独龙),Sempron(闪龙)和Athlon 64等

60.       Cache分为L1 Cache(在主板上)和L2 Cache(在CPU上);它的作用是平衡与匹配CPU和内存条的速度问题,提高计算机的执行效率;Cache中的数据是“主存”中部分内容的映射;Cache容量越大,其被CPU访问时的“命中率”就越高

61.       目前使用的手写笔主要工作原理是“电磁感应原理”或“电容式触控板技术”

62.       内存和外存不是统一编址的;内存储器的编址单位是“字节”;外存的基本编址单位是“扇区”;Windows系统为文件分配存储空间的基本单位是“簇”(每个“簇”由若干个“扇区”组成)

63.       每张软盘、硬盘的盘片均含有两个记录面;CD只有一个记录面;DVD可为单记录面也可为双记录面

64.   经过“格式化”后的软盘或硬盘才可以被操作系统识别、并存储和读写数据

65.   PC机中的系统配置信息如硬盘的参数、当前时间、日期等,均保存在主板上的、需要使用电池供电的CMOS存储器中

66.常见的个人计算机有:台式机、便携机(如笔记本、商务通、快译通)、工作站(安装Unix操作系统)

67.“命中率”是Cache的一个重要性能指标,它的含义是指CPU需要的指令或数据在Cache中能直接取到的概率;Cache“容量”越大,其“命中率”就越高

68.  CPU中用来解释指令的含义、控制运算器的操作、记录内部状态的部件是“控制器”

69.   CPU “运算器” 中正在参加算术运算或逻辑运算的数据均保持在“寄存器”中

70.   微处理器有三类不同的应用:服务器应用、个人计算机应用和嵌入式应用

71.   为了提高处理器执行指令的速度,Pentium处理器采取“流水线”、“分时处理”的方式执行指令,即允许多条指令同时执行,它们分别处于不同的执行阶段

72.   通常称一台大型计算机连接很多终端用户的应用模式为:“集中计算模式


第3章 计算机软件

1.       计算机软件包括程序、数据和相关的说明文档;软件的主体是程序,与程序无关的数据和文档不被认为是计算机软件;计算机软件受到“知识产权法”(即版权保护)和“软件许可证”的保护

2.       计算机系统分为若干个层次,从下层到上层依次是:硬件、BIOS、OS、其他系统软件、应用软件

3.       从应用的角度出发,计算机软件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大类;系统软件有:BIOS程序、各种操作系统(如:DOS,Windows,Unix,Linux等)、各种语言翻译器(如:各种编译程序、解释程序)、DBMS(如:VFP,Oracle,SQL Server)、实用程序(如:磁盘碎片整理、磁盘清理、磁盘备份程序等);应用软件分为通用应用软件(如:Word,Excel,AutoCAD,IE,Photoshop,MSN,Foxmail,QQ,Google等)和定制应用软件(如:大学教务管理系统,民航售票系统等)

4.       按软件权益分:软件分为商品软件(所有法律保护)、共享软件(受版权法保护)、和自由软件(如:TCP/IP、Linux、Apache服务器软件)三类

5.       OS是计算机系统的基础和核心,它管理计算机所有的软、硬件资源;GUI;高效率开发平台

6.       OS的启动过程是:加电自检,系统自举,执行引导程序,执行操作系统

7.       OS的功能主要有四个:处理器管理(宏观上同时执行,微观上单一执行;时间片轮转的处理策略);存储管理(采用“虚拟存储技术”,虚拟存储器由物理内存和硬盘上的页面文件组成,LRU);文件管理(多级层次式树状结构);设备管理(“我的电脑”快捷菜单“属性”中的“设备管理器”)

8.       “进程” (即“任务”)是指程序在某个数据集上的一次运行活动、是操作系统分配资源的基本单位

9.       虚拟存储技术中的“页面调出与调入”是由OS的“存储管理程序”执行的,Windows系统采用的页面调度算法为“最近最少使用”(即LRU算法)

10.   “缓冲区技术”是为了减少主机等待I/O设备操作的时间,解决I/O设备速度与主机速度不匹配的问题而采用的技术

11.   “排队技术”是处理器管理和设备管理中常常采用的一种资源调度策略

12.   虚拟存储技术中的页面文件默认的大小是计算机内存条RAM容量的1.5倍

13.   操作系统所使用的文件分配表(FAT)类型有:FAT16、FAT32、NTFS

14.   文件、文件夹的属性有:只读、存档、隐藏、系统(不可修改)等

15.   文件命名时可以长达255个字符,不可使用的字符有9个:\,/,?,:,*,",<,>,|

16.   操作系统分为:单机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实时操作系统,嵌入式操作系统

17.   常见的操作系统有:DOS(单用户单任务)、Windows 3.x、Windows 95、Windows 98、Windows Me、Windows 2000(单用户多任务)、Windows Server 2000/2003、Windows Xp、Windows Vista、Linux、Unix(多用户多任务)

18.   程序设计语言按其级别可以划分为机器语言、汇编语言和高级语言三大类

19.   机器语言的代码计算机可以直接执行,执行速度最快,不可移植,依赖于具体计算机指令系统,使用0和1编写程序。

20.   汇编语言的代码计算机不可以直接执行,需要汇编程序进行解释并执行,执行速度较快,不可移植,依赖于具体计算机指令系统,同机器语言一样属于低级语言,使用“助记符”编写程序。

21.   高级语言的代码计算机不可以直接执行,需要翻译程序进行“解释”或“编译”才能执行,运行效率最高,具有可移植性,不依赖于具体计算机指令系统

22.   高级语言源程序含有四种基本成分:数据成分(如:各种数据类型、用户自定义数据类型),运算成分(如:算术、关系、逻辑表达式),控制成分(如:条件和循环语句),传输成分(如:I/O输入和输出语句)

23.   常见的高级程序设计语言有:Fortran(数值计算、面向过程),VB(开发实用程序,面向对象),Java(面向对象、网络编程),C语言(短小精悍、面向过程、Unix),C++语言(与C兼容、面向对象),Pascal语言(语法规范、适合教学,面向过程),MatLab语言(工程计算),Ada语言(并行处理),ProLog语言(逻辑编程、人工智能),Lisp语言(符号操作、人工智能)

24.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3个主要特征是:封装性、继承性、多态性

25.   算法就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步骤,它有五个基本要素:确定性(即无二义性),有穷性(程序可以不满足、但算法必须满足此要求),能行性(即可行性),输入(个数≥0),输出(个数≥1)

26.   设计算法一般采用由粗到细、由抽象到具体、逐步求精的方法

27.   算法的好坏主要从以下3个方面考虑:正确性,时间代价,空间代价

28.   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指的是当问题的规模n充分大时完成该算法所需时间的数量级表示;如:某程序运行的时间特性为T(n)=2n3+3n2+2n+1,则表明该程序运行所需要的时间与n3成正比,引入符号“O”,当n充分大时,则有T(n)≈O(n3),O(n3)称作该算法的“时间复杂度”

29.   算法的描述形式有多种,如:自然语言,流程图,伪代码和程序设计语言

30.   数据结构包含3个方面的内容:数据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及相关数据运算

31.   常用的数据逻辑结构有:集合,线性结构(如:线性表、栈、队列),树形结构(即层次结构),网状结构

32.   常用的数据存储结构有:顺序结构(如:数组),链接结构(如:指针、二叉树、森林、图)

33.   在用高级语言编写的程序中,常用“数组”来实现“顺序”存储结构,用“指针”来实现“链接”存储结构

34.   瑞士科学家N∙Wirth(尼古拉斯·沃斯)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数据结构+算法+程序设计语言=程序

35.   汇编语言和高级语言的源程序必须翻译成机器语言程序后才能被CPU执行

36.   理论上已经证明:求解任何问题的程序控制结构有三种:顺序、选择(即分支)、重复(即循环)

37.   翻译程序分为3类:汇编程序(专门用于翻译汇编程序的),解释程序(如:执行VFP命令语句时;逐条翻译,不生成目标程序,运行效率低,像“口译”),编译程序(如:执行VB代码时;逐过程翻译,生成目标程序,可多次执行,运行效率高,像“笔译”)

38.   计算机软件技术主要有:软件工程技术,程序设计技术,系统软件技术,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等

39.   同一个程序在“解释方式”下的运行效率要比要“编译方式”下的运行效率“低”

40.   “并发”是指一个CPU执行多个程序时,这些程序轮流得到CPU的时间片而获得执行的机制

41.   “并行”是指在含有多个CPU的计算机中,多个程序在不同的CPU上同时获得执行的机制

42.   程序的“健壮性”的含义是:当用户输入数据非法时,程序也能做出反应或进行处理,而不会因此产生莫名其妙的输出结果或中断程序的运行

43.   在硬盘格式化的时候,硬盘被划分为“引导区”、“文件分配表”(FAT,共两份,一份为备份)、“文件目录表”(FDT,也叫做根目录表)和“数据区”四个部分


第4章 计算机网络与因特网

1.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若干台主机,数据通信链路,网络协议及网络软件

2.       计算机组网的目的:数据通信,资源共享,分布式处理,提高计算机系统可靠性和可用性

3.       计算机网络按使用范围和对象分为:企业网,政府网,金融网,校园网

4.       计算机网络按所覆盖的地域范围分为:局域网(LAN,如:校园网),城域网(MAN,如:南京-上海电信网),广域网(WAN,如:Internet因特网,CERNET中国教育科研网)

5.       计算机网络的工作模式有2种:对等模式(即p-p模式,角色不固定,如:网上邻居、BT、QQ等);客户/服务器模式(即C/S模式,角色固定,如:Email,HTTP,FTP,Telnet等)

6.       计算机网络提供的服务有:文件服务(如:数据共享、FTP);打印服务(如:网络打印机);消息服务(如:电子邮件、聊天室、QQ、MSN);应用服务(如:运行DBMS的数据库服务器)

7.       常用的网络操作系统(NOS)有:Windows NT Server,Windows 2000 Server,Windows Server 2003,Unix,Linux

8.       局域网的特点有:地理范围有限;专用传输介质;速度高,误码率低

9.       局域网在逻辑上主要包括:工作站,服务器,网络打印机,网卡,传输介质,网络互连设备

10.   局域网中的每个节点(node)都有一个全球惟一的物理地址,即MAC地址(48bits,随每块网块分配,网卡的任务就是发送“帧”和接收“帧”,中包含“源计算机MAC地址”,“目的计算机MAC地址”,“传输的数据”)

11.   局域网的拓扑结构主要有:总线网、星型网、环形网、树型、混合型

12.   常见的局域网有:以太网(10/100Mbps自适应网卡,以hub为中心,分为总线式(总线拓扑结构,共享带宽,广播方式通信)和交换式(星型拓扑结构,独享带宽,点到点通信));FDDI网(环形拓扑结构,主/副双环,光纤,100Mbps);WLAN(无线电波,无线网卡,无线hub,无线网桥,协议是802.11(11Mbps)和蓝牙(1Mbps,10cm-10m,适合办公室、家庭环境))

13.   专用网络(政府网、金融网、教育网)的构建方法有:电话网连接(如:ISDN);专线(如:教育网);虚拟专网VPN(隧道技术)

14.   电话通信采用电路交换技术;数据网络通信采用分组交换技术(即包交换)

15.   分组交换的基本工作模式是“存储转发”,即每当交换机收到一个包后,检查该数据包的“目的地地址”,决定应该送到哪个端口进行发送

16.   路由表用来指出发送给哪台目的计算机的包应该从哪个端口转发出去;表中含有到达所有可能目的地的下一站交换机位置,而且下一站的交换机位置必须是指向目的地的最短路径

17.   我国的公用数据网有:X.25(电话线),帧中继网(光纤),ATM(异步传输模式、信元交换、光纤)

18.   局域网一般采用的网络协议有:IPX, NetBEUI,TCP/IP;广域网一般采用TCP/IP协议

19.   TCP/IP是一个协议系列,它包含了100多个协议,TCP(传输控制协议)和IP(网络互连协议)是其中两个最基本、最重要的协议

20.   TCP/IP协议将计算机网络通信问题划分为4个层次:网络接口和硬件层(如:FDDI、ATM),网络互连层(如:IP),传输层(如:TCP、UDP),应用层(如: HTTP、FTP、SMTP、POP3、IMAP)

21.   广域网中,信息是以“包”(Packet)为单位分组转发的;IP数据报由头部和数据区([1B,64KB])组成;头部包括:版本号、源IP地址、目的地IP地址、服务类型等

22.   采用IPv4协议的IP地址使用32个二进制位,4个十进制数来表示的;IP地址=类型号+网络号+主机号

23.   IP地址分为5类,分别是

24.   A类(首字节为:[1,126];类型号是:0;主机数是16777214台)

25.   B类(首字节为:[128,191];类型号是:10;主机数是65534台)

26.   C类(首字节为:[192,223];类型号是:110;主机数是254台)

27.   D类(首字节为:[224,239];类型号是:1110)

28.   E类(首字节为:[240,255];类型号是:1111)

29.   IP地址的每个网段内均有2个IP地址是从不分配使用的:即主机号全为0的(网络地址)和主机号全为1的(直接广播地址)

30.   采用IPv6协议的IP地址使用128个二进制位,16个十进制数来表示的

31.   网络互连设备有:网卡(收发帧或数据报);中继器(最简单的网络互连设备,信号放大功能,增加信号传输的距离);Hub(是一种特殊的中继器,工作在局域网环境);Switch(典型的网桥,一般用于互连相同类型的LAN,数据传输效率高);网桥(连接同构网络;可以是硬件设备也可是软件产品);Router(连接异构网络,不同协议之间网络互连的必要设备,有路由选择功能);网关(实现不同协议网络之间的互连,一般是一种软件产品)

32.   Internet起源于美国国防部ARPANET计划,在美国分为3个层次:校园网;地区网;全国主干网

33.   Internet属于广域网,异构网络,使用TCP/IP协议,工作模式是:C/S模式(即客户/服务器工作模式)

34.   Internet使用域名来定位每一台IP地址主机,域名共分5个级别,从左到右逐渐升高

35.   常见的顶级域名有:cn(中国)、uk(英国)、de(德国)、jp(日本)、fr(法国)、kr(韩国)、ru(俄罗斯)、au(澳大利亚)、com(商业机构)、net(网络组织)、org(非盈利组织)、gov(政府)、edu(教育)、mil(军事)、int(国际组织)、ac(科研机构)、biz(商业公司)等

36.   1台主机“通常”只有一个IP地址,但可以有多个域名;域名一般不变化,IP地址可以更换

37.   正在连接上网的主机在一段时间内,并不一定只使用一个IP地址上网,有可能要不断地变更IP地址

38.   把域名翻译成IP地址的软件称为域名系统DNS;运行DNS的主机叫做域名服务器

39.   因特网的接入方案有:电话拨号接入(如:ISDN(俗称一线通)、需要Modem(56kbps和128kbps));不对称数字用户线技术(如:ADSL);电缆调制解调技术(即Cable Modem技术);光纤接入网(需要光网络单元ONU)

40.   ADSL(即不对称数字用户线,俗称宽带)的特点:传输介质是电话线;价格适中;需要ADSL Modem连接;可同时接听、拨打电话;可始终在线;上传速度约1Mbps,下行速度可达8Mbps;有效传输距离3-5km

41.   Cable Modem是利用有线电视网高速传送数字信息的技术;上传速度可达10Mbps,下行速度可达36Mbps;不占用电话线;采用频分和时分两种多路复用技术;覆盖地域广;缺点是用户共享带宽

42.   光纤接入网分为:光纤到路边(FTTC)、光纤到小区(FTTZ)、光纤到大楼(FTTB)、光纤到家庭(FTTH)

43.   我国目前普遍采用“光纤到楼,以太网入户”(FTTx+ETTH)的因特网接入方案

44.   因特网提供的服务有:E_mail(电子邮件);FTP(远程文件传输);Telnet(远程登录);WWW(网页浏览,C/S工作模式);BBS(电子公告牌);视频会议;网游等

45.   电子邮件不像QQ、MSN那样,它的数据并不是即时传接;E_mail由3个部分组成:头部,正文,附件

46.   常见的电子邮件收发协议有:POP3(接收协议)、IMAP(接收协议)、SMTP(发送协议)

47.   常见的电子邮件收发软件有:OutLook Express、Foxmail、U-mail等

48.   常见的Web浏览器软件有:IE(即Internet Explorer)、Firefox、Netscape等

49.   常见的Web网页制作软件有:Word、FrontPage、Dreamweaver、EmEditor等

50. 常见的FTP客户端程序有:Serv-U、LeapFTP、CuteFTP、WsFTP等

51.       Dreamweaver、Flash、Firework三款软件被称为网页制作三剑客

52.       常见的网页文件扩展名有:htm、html、shtml、asp、php、cgi、jsp、aspx等

53.       URL的一般形式:服务类型://主机域名或IP地址[:端口号]/文件路径/文件名

54.       URL的服务类型主要有:http、ftp、mailto、telnet、ftp、news等

55.       常用网络端口号:21(FTP)、23(Telnet)、25(SMTP)、80(HTTP)、110(POP3)

56.       数据加密是数据安全基础(如:对Word文档设置密码);原始数据消息称作“明文”;加密后的数据称“密文”;将明文与密文进行相互转换的算法称为“密码”;在密码中使用且仅仅只为收发双方知道的信息称为“密钥”

57.       数字签名在电子商务中特别重要,它是鉴别消息真伪的关键。“加密技术”是数字签名的保证

58.       身份鉴别常用的方法有:口令、IC卡、指纹、声音等

59.       身份鉴别是访问控制(即设置操作权限)的基础

60.   防火墙是一种软件或硬件设备;能够过滤数据;可以对内部网络或单台计算机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装在内外网连接处

61.   计算机病毒是人为蓄意编制的一种具有寄生性和自我复制能力的计算机程序,可以造成计算机硬件的损坏

62.   计算机病毒具有4个特点:破坏性、隐蔽性、传染性、潜伏性

63.   常见的计算机病毒有:CIH、震荡波、冲击波、蠕虫、木马、灰鸽子、熊猫烧香、尼姆达、宏病毒等

64.   常见的杀毒软件有:瑞星杀毒、江民杀毒、金山毒霸、卡巴斯基、诺顿等

65.   常见的防火墙软件有:ARP防火墙、天网、瑞星、奇虎等

66.   在计算机网络中,要在计算机之间正确地交换信息,网络通信协议是必须的,而网络协议是由软件和硬件实现的

67.   在网络中,能够为客户机收发电子邮件的服务器是“消息服务器”

68.   在网络中,能够为用户提供硬件资源共享的服务是“应用服务”和“打印服务”

69.   获得主机MAC地址的方法是使用winipcfg命令(适应于Win 9x)或ipconfig命令(适应于Win 2000/Xp)

70.   交换式以太网的拓扑结构是:星型结构;点到点通信,以交换器为中心,传输介质是:双绞线、光纤

71.   为了连通两个帧格式不相同的局域网,应选用的互连设备是:路由器(工作在网络层)或网关(工作在应用层)

72.   广域网的通信方式一般为点到点方式,而局域网的通信方式大多是广播方式

73.   分组交换网中计算机地址的编址方案是:交换机编号+计算机在该交换机上的端口号

74.   路由器有多个端口,每个端口可连接一个物理网络;但至少要给Router分配两个IP地址

75.   WWW信息系统由WWW服务器和WWW客户端软件(浏览器)组成

76.   处于“写保护”状态下的软盘、优盘等是不会感染任何病毒的

77.   路由器可以有选择地转发IP数据报,这样的功能称为包过滤

78.   ISO组织于1977年提出了“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简称为OSI/RM,含有七层协议),已被TCP/IP取代(OSI/RM七层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79.   网络协议是为进行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有三个要素组成:语法、语义、同步

80.   搜索引擎向用户提供两种信息查询服务方式:“目录服务”和“关键字检索


第5章 数字媒体及应用

1.       文本的处理过程是:文本准备、文本编辑、文本处理、文本存储与传输、文本展现

2.       标准ASCII字符集使用7个二进位进行编码(实际存储仍用8位,最高位补0);共有128个字符,包括96个可打印字符和32个控制字符

3.       ASCII字符集的码值大小关系是:控制字符<空格<数字<大写字母<小写字母

4.       同一个字母的小写字母ASCII码值减去大写字母ASCII码值的结果是固定的,为32D

5.       扩展ASCII字符集是使用8个二进位来表示每个字符

6.       1981年颁布的GB2312字符集由3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各种图形符号682个,第二部分为一级常用汉字,共3755个,按汉语拼音排列;第三部分为二级常用汉字,共3008个,按偏旁部首排列

7.       1995年颁布的GBK含有21003个汉字和883个图形符号,兼容GB2312并收录了大量繁体字

8.       2000年颁布的GB18030含有字符大概十几万之多,与GB2312和GBK保持向下兼容

9.       我国台湾、香港、澳门地区使用的是Big5汉字编码标准,与GB2312和GBK不兼容

10.  UCS/Unicode是ISO制定的将全世界现代书面方字所使用的所有字符和符号集中统一编码的标准

11.  文本输入包括人工输入(如:键盘输入、联机手写输入、语音输入)和自动识别输入(印刷体识别、脱机手写体识别)两种方法

12.  汉字输入编码方法分成4类:数字编码(如:电报码、区位码);字音编码(如:智能ABC、微软拼音);字形编码(如:五笔字形、表形码);形音编码

13.  根据是否具有排版格式文本可分为简单文本(如:.txt)和丰富格式文本(如:.rtf、.doc、.ppt、.xls、.pdf、.html)

14.  一般来说不同软件制作的丰富格式文本相互不兼容;为了兼容,一些公司提出了中间格式,称为RTF格式

15.  超文本采用网状结构来组织信息,文本中的各个部分按照其内容的关系互相链接

16.  属于文本编辑和排版的操作有:字处理,段落处理,表格制作,超链接,页面设置等

17.  属于文本处理的操作有:字数统计,拼写与语法检查,语音合成,文本检索,文本压缩,简/繁体转换等

18.  常用的文本处理软件有:WPS,Word,FrontPage,PDF Writer,PageMaker,Acrobat Reader等

19.  图像(image)又称作:取样图像,点阵图像,位图图像;图形(graphics)又称作:矢量图形

20.  图像获取的过程实质上是模拟信号的数字化过程,它分为4步:扫描(划分网络),分色(对像素点分成RGB三种基色),取样(获得分量的亮度值),量化(对亮度值进行A/D转换)

21.  取样图像的属性有:像素数据,图像大小,颜色空间的类型,像素深度

22.  图像大小也称为图像分辨率(即垂直分辨率和水平分辨率,又叫做垂直点数和水平点数)

23.  颜色空间的类型有:RGB(电脑),CMYK(彩色打印机),HSB(处理图片),YUV(电视)

24.  像素深度即像素的所有颜色分量的二进位数之和,它决定了不同颜色的最大数目

25.  图像数据量的计算机公式:图像水平分辨率*图像垂直分辨率*像素深度/8(单位是:字节)

26.  数据压缩分成无损压缩(算法如:行程长度编码、哈夫曼)和有损压缩(变换编码、矢量编码)

27.  评价一种压缩编码方法的优劣主要看三个方面:压缩倍数;重建图像的质量;压缩算法的复杂程度

28.  BMP:无损压缩,微软制定的一种标准图像文件格式,使用于Windows应用程序

29.  TIFF:无损压缩,简写为TIF,使用于扫描仪和桌面出版领域

30.  GIF:无损压缩,256色,文件特别小,适合因特网传输

31.  JPEG:有损压缩,使用于因特网、数码相机

32.  JP2:无损/有损压缩,使用于因特网、数码相机

33.  最著名的图像处理软件是美国Adobe公司的PhotoShop;主要功能有:滤镜操作、文字编辑、图层操作等

34.  其他常用的图像处理软件是:Paint,Photo Editor,PhotoImpact,ACDSee32等

35.  数字图像的应用领域有:图像通信,遥感,医疗诊断,机器人视觉,军事,公安等

36.  研究如何使用计算机描述景物并生成其图像的原理、方法与技术称为“计算机图形学”

37.  使用计算机合成图像的主要优点有:不仅能生成实际存在的还能生成假想或抽象的图像;不仅能生成静止图像还能生成各种运动、变化的动态图像

38.  计算机合成图像的主要应用领域有: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计算机动画

39.  流行的矢量绘图软件有:AutoCAD,MAPInfo,ARCInfo,CorelDraw,Illustrator,FreeHand,Visio

40.  全频带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Hz至20000Hz;人的语音Speech的频率范围是:300Hz至3400Hz

41.  声音信号数字化的过程是:取样(取样频率不应低于声音信号最高频率的两倍),量化,编码

42.  声音数据量=码率*持续时间

43.  量化精度一般有8位、12位、16位;量化精度越高,声音的保真度越好

44.  波形声音的获取设备有:麦克风、声卡、数码录音笔

45.  声卡的功能是:声音的获取,声音的重建,完成声音的输入与输出

46.  声卡的核心部件是“数字信号处理器”(即DSP,负责完成数字声音的编码、解码及声音编辑)

47.  声音的重建(即声音的播放)是声音信号数字化的逆过程,分为3步:解码,数模D/A转换,插值处理

48.  波形声音的主要参数是:取样频率、量化位数、声道数、压缩编码方法、比特率

49.  波形声音未压缩前,比特率(即码率)的计算公式为:取样频率*量化位数*声道数

50.  目前流行的声音流媒体(边下载边播放)软件有:Real公司的RA;微软的WMA;苹果公司的Quick Time

51.  全频带声音的压缩编码标准有:MPEG-1;MPEG-2;Dolby AC-3等

52.  MPEG-1的主要应用有: DAB;VCD;Internet;MP3;数字盒式录音带

53.  GB2312中的每个字符在GBK和GB18030存在,而且在计算机中的机内码完全相同

54.  GB18030采用不等长的编码方法:“单字节编码”表示ASCII字符,与ASCII码兼容;“双字节编码”表示汉字,与GBK、GB2312保持兼容;还有约158万个的“四字节编码”

55.  UCS/Unicode与我国的GB18030并不兼容

56.  搜索引擎实际上就是一种Web信息检索系统,目前广泛使用的有:Google、百度、天网、Yahoo、Infoseek、新浪等

57.  目前因特网网页制作中广泛使用的动画有两种:一种是Flash动画;另一种是GIF动画

58.  通常,根据不同的造型方法将字型分为:点阵字型、矢量字型和轮廓字型

59.  文本检索系统主要有两大类:一是书目型的标引检索系统(如:图书馆书刊检索系统);一是全文检索系统(如:Google)

60. 数码相机中的Flash ROM(俗称闪烁存储器)通常被做成可插拔的形式,称为存储卡。存储卡种类有:SD卡、XD卡、CF卡、MS卡、MMC卡


第6章 信息系统与数据库

1.       信息系统按照信息处理的深度分为三类:“业务处理系统”;“信息检索系统”;“信息分析系统”

2.       “业务处理系统”分成3类:管理业务系统(面向操作层、面向管理层);辅助技术系统(CAD、CAM、CAI);办公信息系统(即OA)

3.       “信息检索系统”有:中国科技文献库;中国学位论文数据库;情报检索;Web信息检索

4.       “信息分析系统”的实例有:决策支持系统和专家系统

5.       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层次结构:基础设施层、资源管理层、业务逻辑层和应用表现层

6.       20世纪60年代以来,逐步开发了以统一管理和共享数据为主要特征的DBS,由DBMS统一管理数据和提供应用服务

7.       数据库系统(DBS)的组成:应用程序;计算机支持系统;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管理员

8.       数据库系统(DBS)的特点:数据结构化;数据共享性高、冗余度低;数据独立于程序;统一管理和控制数据

9.       数据库系统(DBS)操作的基本单位是“事务”,每个“事务”是由含有若干个有序的SQL语句组成的

10.   “数据”是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模型”是现实世界的抽象;“数据模型”是数据特征的抽象,是数据库管理的教学形式框架;常用的数据模型有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和面向对象模型。

11.   数据模型所描述的内容包括三个部分:数据结构、数据操作、数据约束。

12.   概念结构是用来反映现实世界中应用单位对数据的描述及业务需求;目前使用“E-R图方法”建立概念结构;在E-R图中,用“矩形框”表示“实体集”,“菱形框”表示“联系”,“椭圆框”表示“属性”,加斜杠线的属性为相应实体集的“主键”

13.   在概念结构中:客观对象“用实体”表示;特征用“属性”表示;对象间关联用“联系”表示

14.   两个实体集间的联系可以有下面3种:一对一联系(如座位和学生)、一对多或多对一联系(如班级和学生)、多对多联系(如商品和顾客)

15.   从用户观点看:使用关系数据模型描述的关系数据模式的逻辑结构是二维表

16.   二维表由表名、行和列组成;表的每一行叫做“元组”;表的每一列叫做“属性”

17.   使用二维表关系模型对一个具体单位中客观对象所进行的结构描述,称为关系数据模式(即关系模式)

18.   能够唯一标识二维表中元组的属性或属性组被称为关系模式的候选键

19.   可以选择一个最常用的候选键作为关系模式的“主键”

20.   在关系模型中,对每个关系有如下的限制:属性名不能相同而其值域可能相同;属性不可再分;不允许出现相同的元组;元组次序可以任意交换,属性的顺序也可以任意交换

21.   关系数据模型有三类完整性规则:“实体完整性”(主键不能为空值或重值);“引用完整性”(在关系中不允许引用不存在的实体元组);“用户自定义完整性约束”(由应用环境对数据的需求而决定)

22.   传统的关系集合操作有:并操作;差操作;交操作(以上3种操作均为二元操作)和广义笛卡尔积

23.   关系代数专用的操作有:投影、连接、选择、自然连接

24.   关系代数中传统的集合操作:并(R∪S={t|t∈R∨t∈S})、差(R-S={t|t属于R∧t不属于S})、交(R∩S={t|t∈R∧t∈S};交可以用差实现:R∩S=R-(R-S)或R∩S=S-(S-R))、广义笛卡儿积(用符号×表示;若R有m个元组,S有n个元组,则R×S就有(m×n)个元组)

25.   关系数据库库语言SQL是一种“非过程”语言;一些主流DBMS软件(如:Oracle、Sybase、DB2、SQL Server、Access、VFP)均以命令调用的方式提供了用户使用SQL的接口

26.   对于SQL查询语句:Select 列名 From 表名或视图名 Where 条件:该语句实现的关系操作从前往后分别是:投影,连接,选择

27.   SQL数据库具有3级体系结构:视图(对应用户模式);基本表(对应逻辑模式);存储文件(对应存储模式)

28.   视图是DBMS所提供的一种由用户观察数据库中数据的重要机制

29.   视图和基本表一样都是关系;视图是从基本表或其他视图导出的表;视图并不直接对应存储在数据库中的文件;视图实际上是一个“虚表”

30.   数据库查询是数据库的核心操作;SQL语言提供了“Select语句”对数据库进行“查询”,它的一次查询结果仍是一个“关系”

31.   关系数据库操作语句有:DDL(数据定义语言,如:Create);DCL(数据控制语言,如:Commit,Lock);DML(数据操纵语言,如:Select,Insert,Update,Delete)

32.   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人工管理阶段”(无共享、冗余度高),“文件系统阶段”(共享性差、冗余度高)和“数据库系统阶段”(共享性好、冗余度低)

33.   数据库系统体系结构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集中式结构;C/S结构;B/S结构

34.   B/S结构即是浏览器/服务器结构,它由Web浏览器、Web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3个层次组成

35.   数据库设计的任务是:按照应用单位的需求和计算机支持环境,最终设计出“数据模式”和“应用程序”

36.   数据库设计的描述工具:E-R图,数据字典(DD),数据流程图(DFD),程序模块表

37.   数据字典(DD)的作用是对DFD中出现的被命名的图形元素的确切解释

38.   数据独立性是指数据库中的数据与应用程序间的互不依赖性,包括“数据物理独立性”和“数据逻辑独立性”两级

39.   数据的物理独立性:物理存储结构的改变,不影响数据库的逻辑结构,从而不致引起应用程序的变化

40.   数据的逻辑独立性:数据库总体逻辑结构的改变,不需要修改相应的应用程序

41.   20世纪60年代,大型软件系统开发成本高,可靠性差,致使软件的生产和维护出现了很大的困难,人们称之为“软件危机”

42.   1968年,第一次提出了“软件工程”(SE)的概念:即以工程化的方式组织软件开发

43.   常用的信息系统开发方法有:结构化生命周期法;原型法;面向对象方法;Case方法

44.   结构化生命周期法将信息系统生命分为5个阶段: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系统维护

45.   “系统规划”采用自顶向下的规划方法,可以保证系统结构的整体性和信息需求的一致性

46.   “系统分析”采用结构化分析的方法,自顶向下逐层分解的方法,并用数据流程图DFD和数据字典DD来表达数据和处理过程的关系;需求分析包括信息需求、处理需求、安全性需求

47.   “系统设计”阶段包括:概念结构设计(E-R图);逻辑结构设计(即关系模式设计);物理结构设计(包含存储结构设计和程序结构设计)

48.   “系统实施”阶段包括:数据载入;程序调试;系统测试(模块测试、系统测试和验收测试);DBS试运行

49.   “系统维护”包括3类维护:纠正性维护;适用性维护;完善性维护

50.   将E-R图转换成关系数据模型的过程属于“逻辑设计阶段”

51.   大量信息系统开发的工程实践证明:除了“软件工程”技术外,最重要的核心技术是“数据库系统的设计技术”

52.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包含:辅助技术系统和管理业务系统两大类

53.   “辅助技术系统”包括:CAD;CAM;CAI;CAT;CAPP(计算机辅助工艺规划);CNC(计算机数字控制)等

54.   “管理业务系统“如:MRP(制造资源计划系统,20世纪80年代产生);ERP(企业资源计划,基于Web环境)

55.   电子商务(E-Commerce)是指对整个贸易活动实现电子化

56.   按照交易双方分类,电子商务主要分为:企业对企业(即B2B,如阿里巴巴www.alibaba.com.cn);企业对客户(即B2C,如卓越网 www.joyo.com);客户对客户(即C2C,如淘宝网www.taobao.com)

57.   按照交易商品性质分类,电子商务分为:一是有形商品的电子订货和付款;二是无形商品和服务

58.   按照使用的网络类型不同,电子商务分为:基于EDI(电子数据交换)的电子商务;基于Internet(因特网)的电子商务;基于Intranet/Extranet(企业内部网)的电子商务

59.   电子政务(E-Government)是政府机构运用现代网络通信与计算机技术,将政府管理和服务职能通过精简、优化、整合、重组后在互联网络实现的一种方式

60.   电子政务是政府全局性、全过程、综合业务的自动化,办公自动化侧重于政府内部事务处理的自动化

61.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种针对特定的应用任务,存储事物的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记录事物之间关系和演变过程的系统

62.   所谓数字地球,就是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一个以空间位置为主线,将信息组织起来的复杂系统,它是一个全球范围的以地理位置及其相互关系为基础组成的信息框架

63.   所谓远程教育,就是利用计算机及计算机网络进行教学,使得学生和教师可以异地完成教学活动的一种教学模式。典型远程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课程学习;远程考试和远程讨论等

64.   远程教育的研究和应用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基于Web的软件实现方式;一种是基于视频会议系统的实现方式

65.   所谓远程医疗,就是指通过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遥感技术与多媒体技术,同医疗技术相组合,旨在提高诊断与医疗水平,降低医疗开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保健需求的一项全新的医疗服务

66.   无论哪一种远程医疗系统,计算机和多媒体设备都是必不可少的

67.   所谓数字图书馆(D-Lib)是一种拥有多种媒体,内容丰富的数字化信息资源,是一种能为读者方便、快捷地提供信息的服务机制;是一个将收藏、服务和人集成在一起的一个环境,它支持数字化数据、信息和知识的整个生命周期的全部活动

68.   推动D-Lib研究的最主要的动力是因特网的发展

69.   信息化的概念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日本,所谓信息化,就是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前进的过程;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包含3个层面、6个要素

70.   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工业化是信息化的基础,信息化不能代替工业化



上一篇:江苏专转本计算机模拟试题 下一篇:没有了